关于2018-2019学年夏学季西溪校区《历史保护学:公众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停开的通知
有关研究生: 由于选课人数不足,2018-2019学年夏学季西溪校区周二下午6-9节的《历史保护学:公众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原班级编号0409537001,原授课教室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503)停开,请有关研究生相互转告。 研究生培养处 2019.5.14
有关研究生: 由于选课人数不足,2018-2019学年夏学季西溪校区周二下午6-9节的《历史保护学:公众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原班级编号0409537001,原授课教室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503)停开,请有关研究生相互转告。 研究生培养处 2019.5.14
各学部、学院(系):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文件要求: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与整体质量,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将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自2019级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增设《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必修课程。 一、 开课方式 各学院(系)结合学科实际情况,以学院(系)为单位,开设该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建议为:《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设置为16学时,1学分。 新开课程代码为:**02001(**为开课学院代码,如经济学院为01)。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为专业学位课(学院平台课程,必修)。 二、 课程内容 本课程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 科研论文的选题、构思、立论与写作过程; ② 中(英)文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包括背景介绍、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结果展示、数据分析、发现讨论和意义挖掘等); ③ 科研论文写作中的语言(包括词汇句型、语体风格); ④ 国际期刊投稿(包括国际期刊选择、审稿标准、编辑和审稿意见回应等各环节); ⑤ 文献检索、参考文献著录与工具; ⑥ 文献综述写作与规范; ⑦ 学术引用规范和规避学术不端的策略; ⑧ 学术道德与研究伦理; ⑨ 各专业论文写作规范。 本课程可以将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践训练相结合,鼓励引入线上优质教学资源。 三、 开课时间安排 本次增开课程由各学院(系)统一协调,将新开课程教学大纲信息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提交至研究生院进行格式审查,并于6月12日前将《浙江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纸质材料报研究生院备案。首次开课时间为2019年秋冬学期。 研究生院收齐各学院(系)新开课信息后,将在后台对2019级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出统一调整,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加入相应培养方案。请各学院(系)通知2019年春季入学研究生及时修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合理安排选选课时间。 研究生院 2019年5月13日 附件下载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doc
为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等精神,研究生院与本科生院同步开展2019年度第二批校级MOOC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MOOC(Massive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利用专门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面向全球学习者的一种知识传授形式。学校大力推进MOOC课程建设,旨在鼓励和倡导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MOOC课程,提升我校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二、申报范围 各类研究生课程均可申报。原则上每个学院(系)至少建设1门MOOC。 鼓励公共学位课、公共素质类课程、优质专业课程等课程申报;鼓励院系规划建设优质特色专业课程系列MOOC。 三、建设要求 1. 立项课程须于2019年7月31日前完成课程视频录制(非随堂拍视频), 并于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视频录制和平台上线准备工作,经阶段性检查后,学校将择优推荐至教育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全国性大型平台上。 2.项目评审重点关注课程内容设计及安排,包括课程完整教学内容简介、章节课时安排等。立项课程应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资源要系统、完整、丰富,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案例库等。 3.授课内容须遵守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四、保障措施 1.学校对立项课程给予经费支持,主要用于视频录制。 2.学校将对立项课程提供视频录制和上线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3.学校考虑根据MOOC开设情况给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五、申报流程 1.课程负责人向学院(系)提交《浙江大学MOOC项目立项申报书》(附件1)。 2.学院(系)认真审核申请书并签字盖章,将纸质版《浙江大学MOOC项目立项申报书》一式2份和《浙江大学MOOC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一式1份提交至研究生培养处研究生教育综合楼812-2,同时发送电子版至hongjiang@zju.edu.cn。 3.申报截止时间:2019年5月20日17:00时。 4.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发文公布,确定立项建设的教师填写《浙江大学MOOC项目立项建设任务书》。 5. 项目联系人:姜宏 刘多 联系电话:88981406 LEJING.COM乐竞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2019年5月9日 附件下载 1、 浙江大学MOOC项目立项申报书.doc 2、 浙江大学MOOC项目申报汇总表.xlsx
有关研究生: 由于选课人数不足,2018-2019学年夏学季紫金港校区周三上午1-4节的《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课程(原班级编号0500009043,授课教师乐明,授课教室紫金港校区东1B-305)停开,请有关研究生相互通知,并选择该课程的其他授课班级。 研究生培养处 2019年5月8日
有关研究生: 2018-2019学年夏学季班级编号为1509001001的《药膳与养生》(授课教师田景奎,授课教室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501),5月9日晚(周四,11-14节)的课程调整至5月17日晚(周五,11-14节)补课,上课地点不变,请已选中该课程的同学相互转告。 研究生培养处 2019年5月8日
有关研究生: 由于选课人数不足,2018-2019学年夏学季玉泉校区周二上午1-4节的《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课程(班级编号0500009061,授课教师郑慧卿)停开,请有关研究生相互通知并选择该课程的其他授课班级,注意五一假期期间授课时间的调整。 研究生培养处 2019年4月30日
有关研究生: 《工程伦理》现已全面开课,根据前期课程反馈并结合实际,现将该课程授课及考查形式做出如下调整: (1)授课模式:线上课程3次+线下课程5次。本课程第1周、第4周和第8周采用现场教学,其他各周采用非现场教学; (2)关于补退选:第1次课后至5月10日补选的同学,即错过第1周现场教学的同学,请与各班课程教学助教联系。 (以上教学模式规划、考核方式及助教联系方式详见附件,电话咨询:赵老师88981406) 研究生院培养处 2019年4月30日 附件下载 1、 工程伦理授课模式调整说明.pptx
有关研究生: 由于选课人数不足,西溪校区周一上午1-4节的《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课程(班级编号0500009047,授课教师洪峥)及周五上午1-4节的《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课程(班级编号0500009051,授课教师马晓俐)停开,请有关研究生相互通知并选择该课程的其他授课班级,注意五一假期期间授课时间的调整。 研究生培养处 2019年4月28日
各学部、学院(系):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文件精神,强化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大研院〔2016〕3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见附件一),学校决定启动第三批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及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建设类型及资助力度 第三批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类型仍包括公共素质类、研究方法和工具类、专业学位实践类、学科前沿或交叉类等四类。 本次希望重点建设课程包括美育、体育及心理学等范畴的公共素质类课程。 课程建设周期为三年。立项课程资助经费为公共素质类课程10万元/门,研究方法和工具类、专业学位实践类、学科前沿或交叉类课程均为15万元/门。 二、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1、明确定位、详细描述课程教学所要培养选课学生的具体素养或能力(教学目标),围绕、聚焦上述素养或能力培养,针对性阐述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考试考核创新等方面拟采取的配套措施,初步构建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配套措施有效性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请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申报表》(附件二)填写。立项资助建设课程的 “课程建设规划”有关内容将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 2、项目立项后,《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申报表》中“课程建设规划”有关内容要求在开课时告知选课学生。充分发挥选课学生的能动性,提升选课学生对课程建设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的话语权。重视选课学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度,师生协同,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课程建设工作。 3、立足于具体课程建设,针对性补充、完善《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附件三),课程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系统收集、整理选课学生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建设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4、课程建设中期考核需提交《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中期考核表》(附件四),汇总分析所采集的《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的有关数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课程建设下一步微调方案。 5、课程建设终期验收需在系统总结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改革经验、汇总分析历年课程建设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数据的基础上,提交“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经验总结报告”,具体内容包括:课程教学所要培养选课学生的具体素养或能力;为达到上述素养或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所采取的针对性配套措施;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配套措施有效性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有关总结报告将在课程建设验收通过后整理成册,在适当范围内公布,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供全校同类型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参考。 6、重视教材建设,鼓励课程主讲教师结合课程建设编写教材。对于教材编写及出版,学校另行予以资助和奖励。 7、要求立项资助建设的课程将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参考文献、授课录像等上传到“学在浙大”课程教学平台(https://c.zju.edu.cn/webapps/login/),为研究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校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8、其他内容参照“实施意见”要求进行建设。 三、课程建设申报程序 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申报表》一式二份(同时附电子版,文件名为院系名称+课程类型+申报课程名称),由所属学位授权点、开课学院(系)推荐,于5月14日前递交至研究生培养处(联系人:应梦佳、刘多;联系电话:88981406;E-mail:yingmj@zju.edu.cn)。申报课程经学校课程建设评审专家组评审,评审通过的由学校立项资助建设。 四、课程建设经费下拨及验收 课程建设资助经费分三期下拨。首期在课程立项时下拨总经费的30%(新开课程待正式开课后下拨);学校将在课程立项后的第二年对课程建设进行中期评估与验收,评估与验收合格的,继续下拨40%的资助经费;课程建设满三年后,进行终期评估与验收,评估与验收合格的,下拨剩余30%的资助经费。具体考核及奖励措施见“实施意见”。 研究生院 2019年4月26日 附件下载 1、 附件一: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pdf 2、 附件二: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申报表.doc 3、 附件三: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doc 4、 附件四: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中期考核表.doc
有关学院(系)、相关研究生: 《工程伦理》课程(课程编号:0440001)将于2018-2019夏季学期开课,说明如下: (1)选课对象: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说明的通知》(学位办【2018】14号)文件要求,和我校《关于修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通知内容,《工程伦理》(课程编号:0440001)是2018、2019级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的公共学位课,请有关研究生(本人培养方案中《工程伦理》课程为公共学位课)按需选课。已修读过该课程的同学无需重复选择。 (2)上课形式:本次开设的《工程伦理》为线上线下结合课程。请有关研究生如期到课(注意五一假期调课安排),避免因缺课而无法获得学分。 (3)选课时间:自4月26日18:00至5月10日11:00夏学季课程补退选结束可登陆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选课。 有关问题请咨询专业学位办公室赵老师:88981406 附件:2018-2019夏学季《工程伦理》课程开课情况 研究生培养处 2019年4月26日 附件下载 1、 2018-2019夏学季《工程伦理》课程开课情况.xlsx
各学部、学院(系):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推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提升接纳培养外国留学研究生的能力,学校决定在2019年继续建设整建制全英文课程。以国际化教育基础较好的学科为试点单位,按学科专业建设一批整建制全英文研究生课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课程建设范围及资助力度 全英文课程以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按专业培养方案要求进行模块式申报与建设。全英文课程建设周期为三年,每专业课程模块应包括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总学分的2/3以上课程,不少于5门,学校资助一定建设经费(具体视课程申报情况而定,资助上限原则上为60万元,资助经费原则上不允许购买仪器设备)。前期已列入过全英文课程、研究生核心、示范性课程项目建设的课程可列入到课程模块中加强建设,但将酌情降低建设经费的资助。 二、 课程建设申报条件 1、申报学科应该是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或新兴学科,对于已招收留学生规模较大的学科优先支持; 2、申报学科必须有能力建设培养方案要求的所有学位课程; 3、项目申报负责人必须是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能熟练进行英文教学的教师; 4、课程建设优先支持已聘请过国外高校教师来校授课、国际交流或合作项目较多的学科; 5、原则上申报学科的所有留学生都应纳入所建设课程选课名单。 三、 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全英文课程建设旨在加强研究生对前沿理论、交叉学科等知识的了解,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同时,侧重于研究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注重与国际一流学科的接轨。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跟踪2~3个国际一流比对学科的课程体系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试点全英文课程建设和评价的基准。 2、加强国际化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通过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国际化课程教学团队。加强与国际一流学科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师资的“走出去”、“引进来”,营造国际化氛围。 3、重视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先进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及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科研成果和教改成果。 4、重视教材建设。全英文课程应采用国内外全英文的高水平教材,鼓励与国外学者合编全英文讲稿或教材。 5、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传到“学在浙大”课程教学平台(http://course.zju.edu.cn/),为研究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四、 课程建设申报程序 课程建设所在学科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申报表》(附件)一式二份(同时附电子版,文件名为申报学科名称。),由所在学院(系)推荐,于5月14日前递交至研究生培养处(联系人:应梦佳、刘多、;联系电话:88981406;E-mail:yingmj@zju.edu.cn)。经学校评审专家组评审,评审通过的由学校立项资助。 五、 课程建设经费下拨及验收 全英文课程建设经费资助分期下拨,学校将在全英文课程建设同意立项后将进行中期评估与验收。评估与验收合格的继续下拨资助经费;评估与验收不合格的,须对课程建设进行整改,整改后效果明显的再下拨资助经费,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将不再资助建设经费。 附件下载 1、 附件:浙江大学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doc
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研究生院与本科生院同步开展了2019年度校级MOOC立项建设工作。 本次共有37个项目申报了研究生MOOC课程项目,经学校专家材料评审结合现场答辩评审,共有34个项目入选2019年度研究生MOOC项目,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从2019年4月25日至5月5日。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学院(系)以书面形式(加盖公章)向研究生院反映。受理部门:研究生培养处教学事务办公室(研究生教育综合大楼812-2),联系电话:88981406,邮箱:hongjiang@zju.edu.cn。 立项课程负责人请在5月7日前签署项目建设任务书(见附件)并提交至研究生培养处教学事务办公室(研究生教育综合大楼812-2)。研究生院根据签署任务书的情况正式立项建设。 LEJING.COM乐竞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2019年4月25日 序号 学院(系)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光华法学院 互联网与法学 高艳东 2 教育学院 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导论 郭玉清 3 教育学院 学习分析在教学设计、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 欧阳璠 4 教育学院 教育研究方法 叶映华 5 人文学院 中国古代都城研究 张颖岚 6 人文学院 李白杜甫研究 胡可先 7 人文学院 西方古典学与诗学 李咏吟 8 人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导论 楼含松 9 人文学院 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研究 王彦君 10 人文学院 工程实践伦理 丛杭青 11 建工学院 现代建筑评论 王洁 12 建工学院 智能算法与给排水管网 邵煜 13 环资学院 环境工程CAD 朱亮 14 环资学院 生物信息学 马斌 15 医学院 局部解剖学 郑莲顺 16 医学院 普通外科学专题 郑树森 17 医学院 传染病学专题 阮冰 18 医学院 现代老年医学 杨云梅 19 医学院 血液病专题 黄河 20 医学院 急诊医学专题 周光居 21 医学院 骨科学专题 叶招明 22 医学院 心血管病学专题 王建安 23 医学院 麻醉学专题 严敏 24 医学院 烧伤外科学专题 韩春茂 25 管理学院 领导力与组织行为 严进 26 计算机学院 图像处理与建模 陆系群 27 计算机学院 人工智能引论 吴飞 28 传媒学院 剧本创作 范志忠 29 机械学院 3D打印—从原理到实现 贺永 30 信电学院 机器学习 胡浩基 31 数学学院 统计学习和数据挖掘 张朋 32 高分子系 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法 孙景志 33 化学系 电化学 胡吉明 34 地科学院 岩石矿物学进展 夏群科 附件下载 1、 附件1 浙江大学MOOC项目建设任务书.docx
各学院(系)研究生科: 2018—2019学年春季研究生课程期末考试目前正在进行中,希各学院(系)研究生科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实施细则(2017年修订)》(浙大研院〔2017〕18 号),提醒任课教师在课程考试结束后的两周内(2019年5月10日前)完成课程的成绩评定工作,并完成网上成绩登记。课程成绩单由任课教师打印、签名后在课程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2019年5月24日前)递交,未按时递交视作教学事故处理,其中专业课成绩单递交开课学院(系),公共课成绩单递交研究生院培养处。对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递交并上网公布考试成绩的课程,请学院(系)研究生科初步核实后填写《研究生课程成绩延迟递交及上网公布汇总清单》(请见附件),于2019年5月24日前书面报研究生培养处审核、备案,同时将电子版发至邮箱hongjiang@zju.edu.cn。研究生培养处将对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成绩上网公布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对无特殊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公布成绩的课程,将视作未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在下一轮两年一度的教学津贴核算时,不核算、下拨聘岗津贴。对于因成绩延迟递交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研究生培养处 2019年4月23日 附件下载 1、 附件:研究生课程成绩延迟递交汇总清单.doc
各学部、学院(系),有关单位: 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项目经中期考核合格的项目,第二期资助经费目前已下拨到位。经费额度按照课程类型分别为公共素质类课程4万元、其他类型课程6万元。 本次资助经费已划拨至各项目负责人经费一卡通,请各院系及时通知各项目建设负责人登录计划财务处财务管理平台(http://cwcx.zju.edu.cn)查询资金到位情况。 本次下拨的经费有效期至2019年11月底,具体执行进度要求为:2019年6月底前执行50%,9月底前执行75%,11月底前执行100%。到期未使用的经费将由学校统一收回,收回的经费计入已资助的经费额度内,不再返回。请通知各项目建设负责人务必按照已经制订的2019年度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经费的使用进度。 研究生院 二○一九年四月二十三日